
限购令影响有限:澳大利亚2025年4月实施的两年期二手房“禁购令”仅影响约1600套/年的交易(占全国交易的0.3%),更多是政治姿态而非实质性调控。外国投资者仍可通过期房和土地开发规避限制。
移民驱动需求:2025年澳洲计划接纳39.5万新移民,墨尔本60万澳元近海独立屋成为新移民首选,核心区房价预计上涨5%-10%。
风险提示:利率波动(当前3.25%)可能冲击高杠杆投资者,且建筑成本较2018年上涨36%,开发商定价压力传导至新房市场。
降息刺激市场:英国央行5月降息至4.25%,现金买家占比达38%,通勤带如唐顿云邸(均价42万英镑,租金回报率5.8%)因交通升级(如伊丽莎白线缩短通勤时间)成为投资热点。
政策分化:首次购房者享5%首付补贴,而高端房产(超20万英镑)加征3%资本利得税,推动资金流向性价比高的通勤盘。
租赁市场紧张:伦敦平均租金达1307英镑/月(同比+0.8%),但供应不足,尤其伊丽莎白线沿线租金三年涨40%。
维度 | 墨尔本 | 伦敦 |
---|---|---|
核心机会 | 期房、近郊独立屋(移民需求) | 通勤带(如唐顿云邸)、政策倾斜区 |
风险点 | 利率反弹、建筑成本高企 | 高端房产税负、短期政策波动 |
回报预期 | 年涨幅5%-10%(核心区) | 租金回报5.8%+资本增值(通勤带) |
澳洲困境:限购令每年释放的1800套住房远低于39.5万移民需求,根本矛盾在于供应滞后(2024年住房批准量比目标少25%)。
英国挑战:伦敦共享产权房目标仅覆盖20%需求,基建驱动的通勤带开发(如伊丽莎白线)虽缓解压力,但文化偏好(低密度住宅)制约转型。
结论:政策调控短期可安抚民意,但长期需加大供应(如澳洲的120万套住房计划)和基建投入(如伦敦TOD模式)。投资者应聚焦结构性机会——墨尔本的移民刚需盘与伦敦的通勤带“政策红利区”,同时警惕利率与税制风险。